古木葱茏,亭台相瞩,山石嶙峋,水光滟涟,中国传统园林中无处不充满着诗情画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园林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达着一个民族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与追。
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在今天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极其可贵。向中国传统园林学习,贵在学其神韵,而非简单的形式抄袭。回归景观最朴实的本真模样,在回归中重新发现自我,从而超越自我。
一者 山水之乐 其乐无穷
中国的文化, 包括哲学, 文学, 与艺术具有鲜明的自然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唯有源于自然的景观才能让人长久品位,而不觉厌倦。这正是山水之乐,其乐无穷。
二者 自然与居住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住形式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大部分的亭台楼阁应该理解为有功能需求的建筑,而其他的都是主要是以山、水、及植物为主的自然元素。
人工与自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从来都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和谐互补的元素。园林不是单纯的视觉游赏空间,而是生活的容器,是具有诗意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者 功能与形式 (名与实)
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基础; 搜尽奇峰打草稿,移天缩地与君怀是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
春
晨起,点梅花汤,课奚奴扫曲房、花径。阅花香,护阶苔。禺中,取蔷薇露浣手,熏玉蕤香,读赤文绿字。晌午,采笋蕨、供胡麻,汲泉试新茗。午后,乘疑马,执剪水鞭,携斗酒、双柑,往听黄鹏。日晡,坐柳风前,裂五色菚任意吟咏。薄暮,逸径,指园丁理花,饲鹤、种鱼。
夏
晨起,芰荷为衣,傍花枝吸露润肺,教鹦鹉诗词。禺中,随意阅老壮数页,或展法帖临池。晌午,脱巾石壁,据匡床,与忘形友谈齐谐山海。倦则取左官枕,烂游华胥国。午后,刳椰子,浮瓜沉李,捣莲花,饮碧芳酒。日晡,浴罢兰汤,棹小舟垂钓于古藤曲水边。薄暮,萚冠蒲扇立高阜,看园丁抱庖浇花。
秋
晨起,下帷,捡牙签,挹花露,研朱点校。禺中,操琴、调鹤,玩金石鼎梵。晌午,用莲房洗砚,理茶具,拭梧、竹。午后,戴白接篱冠,着隐士衫,望霜叶红开,得句即题其上。日晡,持蟹、螯、鲈、鲙,酌海川螺,试新酿。醉听四野虫吟及樵歌牧唱。薄暮,焚畔月香,个菊,观鸿,理琴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