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为中华传统名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坚韧不拔和坚贞勇敢的精神。梅花具有3000年栽培历史,在中国园林及花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自古至今,赏梅咏梅文化历史悠久,梅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梅花作为早春开花,神、色、香、姿俱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文化内涵,是园林绿化、观光旅游的绝佳选择。梅花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但传统品种低温抗寒能力不强,在北方越冬困难。北京林业大学抗寒梅花新品种,作为梅花创新品种,抗寒性强,越冬良好,可以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栽种,为北方发展梅花景观和北方梅园建设提供了可能。
北方有很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 名风景名胜、旅游度假胜地众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众多,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和景区的景观特色,是北方城市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之举。由此判断城市绿化景观和旅游景区的园林景观的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提升也是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重要需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的需求。
为进一步展现城市魅力、展现深厚文化底蕴,城区建设需要进一步打造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增添新的特色景观也是重要途径。赏梅,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行为,上千年的梅花精神熏陶也成为华夏民族的特有精神需求,也可打造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用古典园林艺术力量推升大众的审美观,引导城市文化方向,增添典雅、高雅的文化内涵,会成为一个城市景观和旅游的点睛之笔。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景观也是城市的品牌”。在众多北方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需要以历史悠久中华传统名花的梅花及其景观形象及文化元素为特色,打造城市特有的新名片,与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名城特征结合,形成更加形象完整的城市文化名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梅花精神,坚定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独具魅力的宜居宜游特色的美丽城市。
以“梅花景观和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结合城市整体园林设计规划,建设北方城市新型梅花景观或“北方梅园”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和北方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景区特色提升的新机遇。
目前北方梅花苗木市场存在抗寒品种少、质量差、假冒多、以及抗寒梅花产能数量少、市场商品苗稀缺、栽培技术不完善等状况。衡水锦地抗寒梅花繁育示范基地,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引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抗寒新品种,建立了具有知识产权品种规模化标准化繁育基地,所生产的抗寒梅花苗木产品,耐寒性强,本地适应性好,适合在衡水及华北地区规模化栽培,解决了目前市场存在的问题。2020年《抗寒梅花新品种产业化创新示范应用》作为参赛项目还获得“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北赛区)暨第八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三等奖”、“第八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衡水赛区)暨第二届衡水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20年3月1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对衡水锦地抗寒梅花繁育基地的养正梅园进行报道。园内的抗寒梅花多为重辦,花朵饱满,花色鲜艳,红色、粉色、白色争相斗艳,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赏梅游客。这样的赏梅场景,不远的将来在众多的北方城市将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