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容器
梅 花 文 化
梅花文化历史与典故
图文展示

中华梅花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远古自3000年前,已有记载。《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诗经》有:〝漂有梅,其实七分〞。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的一颗梅核。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兴,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赏梅、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梅花园林开始出现,由此开始经久不衰。至宋已出现“户有一驹,院有一梅”的生活景象。

历代赏梅咏梅艺梅之风,经久不衰,历史典故数不胜数。晋代陆凯曾遥寄一枝梅花于挚友范晔并附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代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北宋隐士林逋植梅放鹤而自称〝梅妻鹤子〞,南宋艺梅赏梅大家范成大著书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酷爱画梅并著有百梅图《梅花谱》、后人称为《梅花喜神谱》,南宋抗金名将张俊的曾孙张镃系统研究赏梅的美学专著《梅品》并提炼出“赏梅二十六宜”,元代王冕爱梅成癖、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并留下《墨梅》诗“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绝句,...

梅花文化传承至今,已成为I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分支,也是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环境美结合的完美典范。

梅花文化历史与典故
1  /  18
图文展示-副本1

梅树寿命极长,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至今犹能保存下来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两株〝唐梅〞和〝宋梅〞,还有湖北黄梅县〝江心古寺〞遗址的〝晋梅〞饱经风霜、每年大寒化开满树达冬春两季,更有浙江天台山〝国清古寺〞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凯大师亲手植的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

古人说,梅花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又有一说:梅花五瓣为五福象征,一快乐,二幸运,三长寿,四顺利,五为和平。

中华梅花文化,绚丽灿烂,博大精深,涉及了园艺、书画、诗词、歌赋、歌舞等文化精神生活中,也深入了人们生活、祭祀、娱乐、游玩等日常活动中,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几千年来,带给了中华民族盛大的文化饕餮和精神享受。

传播梅花文化,弘扬梅花精神 ——